你对72种「亚文化」了解多少?作者: 亚小懂 2022-11-07标签:亚文化,七十二种亚文化

你对72种「亚文化」了解多少?作者: 亚小懂 2022-11-07标签:亚文化,七十二种亚文化

究竟什么是亚文化?恐怕即使是身处亚文化前端的弄潮儿也有些摸不到头脑。从“杀马特”“葬爱家族”到“赛博朋克”“语C”“BD5M”再到“洛丽塔”“V家”“鬼畜”“淋文化”……曾有人将亚文化总结出十大类72种,还有人洋洋洒洒归纳出290个亚文化圈层。

“亚文化”(Subculture)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弥尔顿·戈登于1947年提出来的。他认为“亚文化”是指基于种族、经济、宗教和地区等不同社会因素而产生的差异文化。

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,青年集结成各种亚文化群体。他们用自主、另类的穿搭符号和崇尚音乐、暴力、酒精的另类行径,向主流世界宣示自己的不满和桀骜不驯。英国伯明翰大学“当代文化研究中心”强调,初代亚文化的核心特征是“抵抗”。

近30年来,英美新自由主义盛行、互联网普及、全球化进程加快,令西方亚文化群体呈现出不再对主流文化进行明显抵抗,而更多是一种兴趣爱好和自由选择的特征。

如今,中国网络文化大潮涌起,亚文化一词早已闯入大众视野。“文化”指的是一种特定区域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,而“亚”指的是次要、附属的意思。从字面意义看,亚文化并不占据主导地位,是较为小众的群体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,往往新颖活泼,与主导文化、主流文化的严肃性形成互补。有的亚文化还会发展成为主流文化。

2020年,由国内亚文化的集结地B站推出的新青年宣言片《后浪》登陆央视一套,“后浪”变“热浪”。“后浪”一词也成为2020年度流行词汇之一,标志着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良性互动。

中国现存72种“亚文化”,你都听过吗?

亚文化,一个不陌生的词。当人们还未真正去了解过到底哪些属于亚文化的时候,亚文化群体的细分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遍布各种我们意想不到的领域。为什么年轻人会对亚文化如此着迷?有哪些事物是我们从未想过会成为亚文化的一个分支?本文带您走进中国现存的72种亚文化,一览社会文化奇观。

目前中国可以划分出10大类的至少72种不同的亚文化群体,依据精神生活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,看一下有你所在的圈子吗?现罗列如下。

第一大类:个体外观即通过个体外观的改变,来表达出我与众不同的个性、喜好。或者用于代入某种语境、氛围。这类亚文化的爱好者,通常你可以直观的从外观上分辨出来,包括以下几种:

1.1 汉服:1.2 lolita洋装:1.3 jk制服:1.4 cosplay:1.5 美妆圈:

第二大类:特定精神消费品现代社会诞生了大量精神消费品,其中一部分满足了一些特定爱好的人们,爱好者们再不断的讨论、二次加工、开发衍生品,从而以特定精神消费品为核心,凝聚成了亚文化群体,这也是亚文化受众规模最大的群体。

2.1 动漫宅:2.2 游戏宅:2.3 网文圈:2.4 同人圈:2.5 美漫圈:2.6 v家:2.7 鬼畜:2.8 例区:2.9 桌游圈:2.10 小众文化作品爱好者:

第三大类:特定幻想概念对特定概念、想象物的幻想和爱好,也聚集起了大量的亚文化爱好者,这些概念和幻想通常由多部小说、游戏、动画、电影、视频、典籍、想象图、物品、行为、仪式等构成,这部分亚文化爱好者通常不是对特定某部精神消费作品产生兴趣,而是爱好某一类特定感受的作品。

3.1 蒸汽朋克:3.2 赛博朋克:3.3 西方奇幻:3.4 古风:3.5 后启示录:3.6 克苏鲁神话:3.7 SCP基金会:3.8 飞面神教:3.9 兽迷:(福瑞控/“furry控”)

第四大类:特定体验对于一些生活中不常见的,或者接近极限的独特体验的追求者。

4.1 小众运动:4.2 ASMR:4.3 异装:4.4 神秘学:4.5 玄学:4.6 BD5M(字母亚文化圈):4.7 清明梦:4.8 土味:4.9 语C:

第五大类:个人属性某些人群天生属性,或者后天的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拥有与主流人群不同的意识、性格、三观,从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亚文化群体。

5.1 LGBT:5.2 文青:5.3 老哥:

第六大类:特定物品对于一些特定物品的喜爱、消费、收藏、制作、改装。

6.1 模型圈:6.2 小众装饰圈:6.3 HIFI圈:6.4 硬件圈:6.5 娃圈:养娃,即对以BJD(球形关节人偶)为代表的各类娃娃,进行观赏、化妆、装扮、改造。6.6 交通迷:6.7 冷兵器与盔甲:6.8 高楼迷:6.9 小众饮食圈:6.10 小众动植物圈:6.11 改装圈:6.12 小众收藏圈:6.13 小众自然爱好者:6.14 其他小众事物爱好者:

第七大类:特定人物对于某些特定人物的喜爱、崇拜、消费、讨论,进而产生有组织活动、衍生作品,以及黑话。

7.1 偶像圈:7.2 电竞圈:7.3 直播圈:7.4 up主圈:

第八大类:特定事情对于某些特定事件、特定事情、特定行为、特定语言话术的研究、喜爱、消费、讨论、对抗。

8.1 历史宅:8.2 军事迷:8.3 战忽局:8.4 表情包:8.5 语圈:

第九大类:个人技能对特定技能的喜爱、练习、研究、讨论。9.1 街头类:9.2 小众演出类:9.3 小众玩具类:9.4技术宅:9.5 画手圈:9.6 网配网翻广播剧:9.7 无线电圈:

第十大类:特定规则对特定规则的钻研和使用。10.1 卡圈:10.2 穷游圈:10.3 羊毛党:10.4 生存狂:

以上就是网友整理出来的几十种亚文化分类,不过也有部分网友对该类别存在的一些“亚文化”产生质疑,确实目前对于亚文化的定义界限比较模糊,所以也导致一些小众文化被定义成亚文化,那么广大网友觉得上述哪些不应该是亚文化,而你是不是亚文化的一员?你所在的亚文化是哪一个呢?

亚文化的概念从产生至今已有70多年。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,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数字经济的繁荣,亚文化的形态、内涵、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。唯一不变的,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充满理想的价值追求和渴望打破禁锢的力量,不断推动亚文化在新的媒介空间中碰撞、破壁、迭代重生。

相关阅读

9个超有趣的现场互动游戏,活跃气氛,不怕活动冷场。
365体育直播下载安装

9个超有趣的现场互动游戏,活跃气氛,不怕活动冷场。

⌚ 07-21 👁️ 7597
世界杯预选赛备战全解析球队策略训练设施及赛事筹备工作详解
Stellaris群星普通帝国传统路线点法分享
365app官网下载

Stellaris群星普通帝国传统路线点法分享

⌚ 07-02 👁️ 6744